-
-
海量物聯網終端自身防護薄弱
-
-
各類物聯網終端缺乏統一管理機制
-
-
物聯網安全事件無法快速定位處置
-
-
整體物聯網絡安全態勢無法感知
-
網絡安全法
-
等級保護2.0
-
物聯網安全技術國家標準
-
網絡安全法
《網絡安全法》第二十一條中明確指出: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。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,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,保障網絡免受干擾、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,防止網絡數據 泄露或者被竊取、篡改。
-
等級保護2.0
應保證只有授權的感知節點可以接入;
應具備過濾非法節點和偽造節點所發送的數據的能力;
應能夠限制與網關節點通信的目標地址,以避免對陌生地址的攻擊行為。
-
物聯網安全技術國家標準
物聯網安全技術國家標準包含5個政策文件,分別從感知層接入安全,感知層網關安全,數據傳輸安全,終端應用安全,以及物聯網安全的通用要求,5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安全要求說明。
-
一站式安全物聯網平臺:
提供覆蓋終端到應用全生態的一站式安全物聯網PaaS解決方案,賦能萬物互聯
物聯網安全感知與管理平臺:
匯聚云,管,邊,端多源數據,基于大數據,人工智能等技術,實現整網安全感知與管控
物聯網安全監測平臺:
實時監測網內資產安全狀態,識別資產脆弱性以及異常行為,快速預警、處置
物聯網安全網關:
實現多源異構,復雜場景物聯網終端統一,安全接入,收斂攻擊面
物聯網安全心/芯:
可以軟件SDK方式,亦可以安全芯片方式嵌入設備,實現終端“原生安全”
物聯網安全檢測認證服務:
通過物聯網安全認證,為用戶提供可信賴的物聯網設備安全標準,打造“DAS Inside”
-
-
建立面向泛物聯網終端的實時安全監控防護能力
-
-
-
形成面向物聯網資產的安全監測評估機制
-
-
-
建立貼合場景需要的安全接入管控機制
-
-
-
建立端到端的物聯網數據安全防護體系
-
-
-
構建統一物聯網安全感知與管理平臺
-